拼音: yan2
解释:
1. 说、 讲。 如: “难言之隐”、 “大言不惭”、 “苦不堪言”、 “知无不言, 言无不尽。 ”
2. 谈论。 论语·学而: “赐也, 始可与言诗已矣。 ”宋·苏轼·日喻: “故世之言道者, 或即其所见而名之。 ”
3. 陈述。 唐·白居易·琵琶行: “自言本是京城女, 家在虾蟆陵下住。 ”
4. 询问。 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: “叔孙氏之司马鬷戾言于其众曰: “若之何? ”莫对。 ”
5. 告诉、 告知。 史记·卷九十七·郦生陆贾传: “郦生瞋目案剑叱使者曰: “走! 复入言沛公, 吾高阳酒徒也, 非儒人也。 ””
 
1. 话语、 所说的话。 如: “有言在先”、 “忠言逆耳”、 “人言可畏”。 论语·公冶长: “今吾于人也, 听其言而观其行。 ”
2. 字。 如: “七言诗”、 “共三十万言”。 论语·卫灵公: “子贡问曰: “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? ”子曰: “其恕乎! ””
3. 一句话称为“一言”。 如: “一言兴邦”、 “一言以蔽之”、 “君子一言既出, 驷
 
拼音: yan2
解释:
马难追。 ”
4. 学说、 言论。 如: “一家之言”。 孟子·滕文公下: “杨朱、 墨翟之言盈天下。 天下之言, 不归杨则归墨。 ”韩非子·孤愤: “又将以法术之言, 矫人主阿辟之心, 是与人主相反也。 ”
5. 姓。 如春秋时有言偃。
6. 二一四部首之一。 语助词, 无义:
(1) 置于句首。 诗经·卫风·氓: “夙兴夜寐, 靡有朝矣。 言既遂矣, 至于暴矣。 ”左传·僖公九年: “凡我同盟之人, 既盟之后, 言归于好。 ”
(2) 置于句中。 易经·系辞上: “德言盛, 礼言恭。 ”诗经·邶风·泉水: “驾言出游, 以写我忧。 ”|ㄣˊyn
 
拼音: yin2
解释:
见“言言”条。 |ㄢˊ yn

Словарь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го Тайваньского языка - Гоюй (Мандарин). 2013.

Игры ⚽ Поможем решить контрольную работу

Share the article and excerpts

Direct link
Do a right-click on the link above
and select “Copy Link”